銅市未“脫困” 下游市場消費疲軟
2012年11月12日 9:36 21635次瀏覽 來源: 國際商報 分類: 銅鎳資訊
全球經濟仍未走出低迷狀況,這使得銅價的季節(jié)性表現(xiàn)更為明顯。今年旺季不旺,銅價如同上半年一樣提前見到高點并在淡季來臨前就開始回落。業(yè)內人士認為,在今年余下的兩個月中銅價仍會處在盤整區(qū)間低點,預計銅價在明年上半年有所反彈后會走出大幅下跌行情。
2012年9月下旬到10月份,國內外銅市未能繼續(xù)走高,銅價位于高位震蕩,并且重心開始下移。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銅受制于9月中旬反彈的高點8422美元,在近一個月內位于8000~8400美元波動,10月中旬開始破位下行。國內銅價受制于60507元,10月中旬以來向55000元震蕩下行。
9月初全球主要國家的積極措施引發(fā)了銅價反彈幅度超過10%,但旺季不旺成為市場最大的壓力。與此同時,銅礦供應能力正在不斷得到恢復,銅精礦加工費回升幅度達到50%。一方面是產量增加,另一方面是消費不旺,全球銅庫存在旺季出現(xiàn)增加,這些都給市場帶來壓力。
11月份銅消費進入淡季,一般來講,在宏觀趨勢并不十分明確的情況下,銅價走出淡季行情的可能性很大。考慮到9月份全球集中救市已經使政策市的作用提前釋放,在年底的兩個月中,歐洲債務、美國財政懸崖、中國房地產不放松等問題仍然存在,銅價走出淡季下跌行情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從操作上講,近期任何大的反彈都會成為良好的沽空機會,生產型企業(yè)也應相應做好賣出保值。
全球經濟仍未擺脫困境
9月初全球主要國家再次實行了積極的政策,尤其是9月6日歐央行會議推出了無限量沖銷式購債(OMT)計劃細節(jié),這使得各國國債收益率受到壓制,短期內歐債危機得到緩解。另外,中國批復上萬億元的交通項目也給市場一定的信心。但是全球經濟并未由此轉危為安,目前仍存很多問題。
美國方面,雖然最近的房地產開始企穩(wěn),并且出現(xiàn)增長,但樓市對經濟的貢獻仍有限,美國經濟增長較為溫和。失業(yè)率雖有回落,但仍遠高于正常水平,值得關注的是,最近美國上市紛紛下調第四季度利潤增長預期,反映出美國經濟仍處于溫和復蘇之中。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年底的財政懸崖和債務上限都使其經濟面臨巨大的威脅,“財政懸崖”問題將導致美國GDP損失1~1.5%,如發(fā)生,其后果可能對世界其他地區(qū)產生“破壞性的溢出影響”,這些都限制了美國企業(yè)的投資和信心。
歐洲方面,雖然二線國家債務收益率受到遏制,但財政整頓和依舊脆弱的金融體系仍是歐洲最大的問題。目前現(xiàn)實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減赤和增長的關系,近期西班牙仍未提出救助申請,這給市場很大不定性,但從另一方面講,即使提出申請,前提條件即結構性調整和縮減赤字仍要進行,因此歐洲經濟短期內難以擺脫困境。
中國是亞洲地區(qū)的代表,最近印度處于高通脹和低增長的旋渦之中。中國雖然CPI降至2%以下,但潛在的增長仍未排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產能過剩也需繼續(xù)調整,再加上歐美國家定量寬松政策的潛在沖擊,中國難以出臺大規(guī)模的經濟刺激政策。
面對全球的問題,10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fā)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預計今明兩年增長率分別為3.3%和3.6%,較4月份報告分別下調0.3%和0.5%。其中發(fā)達濟體經濟增長率將持續(xù)下滑,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增幅也將持續(xù)減緩。較今年4月報告預測,2013年發(fā)達經濟體增長率從2.0%調低到1.5%,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從6%調低到5.6%。
IMF預測,目前全球增長率降至2%以下的幾率為17%。此幾率在4月份報告預測為4%,即便是不確定性較大的2011年同期,此數(shù)據(jù)也僅為10%。IMF提醒,先進經濟體將出現(xiàn)衰退,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將出現(xiàn)低增長的概率較高。
總體來看,目前的全球經濟仍未進入良性循環(huán),相反,卻不時的會失去增長動力。為了避免出現(xiàn)二次衰退,各國政府還是以政策市為主來拯救經濟,因此全球經濟處于下跌有限,上漲動力不足的尷尬局面。銅的消費和銅價周期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在全球經濟仍未擺脫困境也未走出明確趨勢之時,銅市難以走出明確的方向。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emianfei8.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