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銅庫存單日劇增 出現(xiàn)時機何解
2015年02月10日 9:19 4271次瀏覽 來源: 和訊期貨 分類: 交易所
在上周四(2月5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報告銅庫存增加32500噸,反映有32750噸倉單注冊。
突然之間,似乎到處都是銅,多得不得了。
鋁交易商可能不以為然。鋁市對于LME系統(tǒng)中的巨大庫存早就習以為常了。但在銅市,一天就增加這么多庫存,簡直是聞所未聞。比這還大的單日增幅,只能一路倒退到2001年7月才會見到,如下面的第一個圖表所示。
而且這只不過標志著今年初以來的趨勢在加速。從1月初開始,LME銅庫存已累計上升61%或107,425噸。
而在2014年最后五個月的合計增幅只有30,825噸。
全球似乎有了用之不盡的銅,這種看法當然非常符合1月銅價下挫的走勢。
當前空頭普遍認為銅市供過于求,因生產(chǎn)增加且需求增長減緩,尤其是中國。
然而,在2014年最后一天及2015年第一天的一夕之間,市場不會從供不應求奇蹟式地轉為供過于求,會嗎?
所以,這些銅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為何現(xiàn)在會冒出來?
LME期銅自1998年以來到貨
2014年LME各倉儲銅流入數(shù)量
LME庫存及價差
周四單一最大到貨量20,675噸,出現(xiàn)在比利時的安特衛(wèi)普。
從第二圖表看來,安特衛(wèi)普年初的銅到貨量確實比其他LME地方來得都多。
從鋁市的經(jīng)驗可以得知,當數(shù)千噸金屬進入LME體系時,并不意味著倉儲人員會加班將新到貨的金屬運入LME注冊倉庫。
這反倒僅僅代表著有人確保這批金屬進入倉庫,時至今日,這只需用鍵盤一敲即可。
原因何在?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對LEM空倉進行實物交割。
不要忘了,自去年7月以來,LME銅近月合約CMCU0-3一直為逆價差,目前仍是這種情況。
空頭通過實物交割來平倉,而非支付逆價差來延展倉位,這是市場重新調整均衡狀態(tài)的方法。
的確,比造成這種原因更值得深思的問題是,為什么是現(xiàn)在出現(xiàn)這種情形。
盡管存在逆價差,但LME銅市數(shù)月來一直缺少新的流入,這種結構性緊張勢頭變得越來越反常。
實貨盛宴?
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才出現(xiàn)這種狀況呢?
實際上,北半球冬季月份LME庫存增加,這根本不足為奇。
2003-14年間,LME平均庫存增加的月份只有8月、11月、12月和1月。
這恰好符合制造商活動的季節(jié)性特點,具體地說就是夏季和冬季。隨著制造商經(jīng)營活動下降,實貨溢價亦下滑,而在逆價差結構下,這強化了金屬流入LME體系進行交割的誘因。
在2月18日開始農(nóng)歷新年假期前,中國制造業(yè)活動將逐漸降溫,這可能會加重全球出現(xiàn)的這種景象。
中國現(xiàn)貨銅市場活動也放緩,尤其是如果加工商不確定節(jié)后的訂單情況,以及本地市場仍在消化年末龐大進口量的話。這兩個因素目前正好適合說明當前景況。
因此,考慮到季節(jié)性疲弱,加支當前逆價差產(chǎn)生的磁吸效應,若又有大批銅流入LME亞洲倉儲點,也不完全令人感到意外。
各種誘因
而且,可能還有其他類型的磁吸效應。
LME倉儲商提供各種誘因來吸引金屬流入自家倉庫,也是金屬業(yè)務中的一環(huán),盡管LME自己也想更進一步地監(jiān)管這事兒。
(該交易所提議的倉儲系統(tǒng)改革建議中,爭議頗多的規(guī)定之一,就是要求運營商每季提供獎勵措施的細節(jié)。)
顯然,由于這些交易都是高度機密,很難在考量LME倉庫流動情況時明確反映這些因素。
以銅來說,像是紐奧良之類的某一地點的庫存情況,往往是能看出端倪。紐奧良目前儲放106,450噸的銅庫存,相當于LME總庫存的37%。
今年迄今紐奧良亦有9,550噸的注冊倉單,使其成為第四大“到貨”地點。
銅持續(xù)進入LME位于紐奧良的倉庫,與美國其他地區(qū)銅庫存穩(wěn)定減少形成鮮明對比。
自從年初以來COMEX庫存便穩(wěn)定下滑,降至20,189短噸,回到2014年7月時的水準。
這是個線索,顯示整個銅市場并沒有在幾周的時間內就從長期短缺情況轉為過剩情況。
而且,這也顯示了當前LME倉庫庫存大增,主要是出自于LME市場本身的因素,不論在倉儲和市場層面都存在誘因,刺激了銅的流入,而且有些銅可能始終就“存在”。
畢竟,這也是“逆價差”應該要“做”的事,即使對LME市場來說,這種情況來得晚要比沒發(fā)生要好。
如果把中國本身的季節(jié)性采購模式加進來看,就會開始了解銅礦為何在如此短時間內就出現(xiàn)過剩是預料中事了。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yemianfei8.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