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5tttj"></sub>
<noframes id="5tttj"><font id="5tttj"></font>

<progress id="5tttj"></progress>
<sub id="5tttj"><font id="5tttj"></font></sub>

    <thead id="5tttj"></thead>

    <noframes id="5tttj"><progress id="5tttj"></progress>

      王剛:削鋁成“紙”

      2016年08月21日 14:26 4377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鋁資訊

        一張80克重的A4紙厚度是0.1毫米,他加工的鋁片能薄到0.1毫米;銑床銑削加工的最高精度為0.01毫米,他的手工精度能達到0.005毫米;他的小孔鉸削技術更是絕活,能夠達到0.002毫米的精度極限……
        16年來,中航工業(y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數控加工廠銑工王剛憑借絕活,創(chuàng)造了上萬件飛機零件無一廢品的記錄。作為中航工業(yè)集團首席技能專家,他率領的團隊攻克了500余項科研生產重大技術和質量難題,獲得了14項國家專利,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近2億元。
        向極限挑戰(zhàn)
        用壓板壓住零件的4個點裝夾在銑床上,調整好銑刀的角度和位置,王剛微弓著身子,雙手靈活地操縱著手輪和操縱桿。銑刀走過,1張薄如紙片的鋁片從鋁塊上分離下來。
        王剛拎起鋁片,輕碰一下,鋁片顫動起來,發(fā)出清脆的音響,鋁片測量后厚度僅為0.1毫米。這是王剛現場給《工人日報》記者演示的銑削薄壁絕活。
        俗話說,“鉗工怕鉆眼,銑工怕銑扁”。一直以來,易變形的薄壁零件銑削加工一直是該領域的最大難點。很長時間,國內銑削加工最薄僅為0.3毫米,國外領先的也僅為0.25毫米,這讓王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如何能讓銑削更???一有時間,王剛就上銑床臺試驗,根據零件的構型特點和工藝要求,各種切削、鏜削、絞削方式,裝夾方式和走刀路線,他都試了個遍,在不斷試錯過程中尋找最接近極限的可能。最終加工薄壁厚度穩(wěn)定為0.1毫米,解決了銑削加工中零件剛性差、變形量大,加工尺寸精度和質量難以保證的技術難題。隨后在公司工會組織的技能展示周上,他的銑床刨削、三向聯動加工斜面、超薄零件加工等工藝讓在場的人叫絕。
        如今,他仍在挑戰(zhàn)超薄壁的加工技藝。“技術沒有止境。隨著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薄壁零件應用越來越多,技術難度也越來越大。在保證加工精度的情況下,切削越薄越能代表實力,我會一直向極限挑戰(zhàn),走在技術前面。”王剛說。
        16年沒出一件廢品
        飛機零件對精度要求非常高,每個零件之間都要很好地咬合,一些零件超過0.01毫米的誤差就要報廢。
        1996年,王剛到沈飛公司實習,老師傅銑出的造型各異的零件吸引了他,他央求著老師傅給他活兒做。一次,他加工一個鋼零件凹槽,一回頭發(fā)現切過了,零件當場報廢,損失了2000多元。從那時起,王剛告訴自己,絕不能報廢第二次。
        為了這一目標,王剛每天提前一個小時上班,反復練習銑削技術。工友們常說,只要上班,就能看見王剛站在銑床臺上,甚至一站就是一整天。
        銑床銑削加工的最高精度為0.01毫米。王剛在生產中發(fā)現,零件裝夾不穩(wěn)固時,銑床和零件會發(fā)生輕微共振,從而導致零件精度下降。如果用來固定零件的壓板位置和形狀適宜,精度能大大提高。
        他反復試驗尋找最佳壓點,并通過改變拱形壓板的角度,在壓板中增加圓管,讓壓板下的零件更穩(wěn)固。同時,他還發(fā)現通過改變走刀方式和裝夾方式,也能提高精度。經他加工的零件精度能達到0.005毫米,尤其在小孔鉸削中,精度更是達到了0.002毫米。
        2001年初,公司迎來了加工5米長、0.3米寬的飛機前大梁結構件的活兒。這么大的一體成型零件結構復雜,精度要求0.05毫米。用來加工的萬能銑床工作臺面只有0.4米寬,只能用吊車抬放,一旦零件報廢將損失幾十萬。
        這樣高難度的活兒,硬是在王剛反復研究、模擬操作下,創(chuàng)造出一套飛機前大梁分段精確加工方法最終完成。他創(chuàng)造的操作法也被沈飛公司評為先進操作法。
        從那時開始,他開始承接“首件加工”的活兒:每來一批新活兒,第一件由王剛干,給工友“打樣”。16年來,他沒出過一件廢品。
        傳授“獨門絕技”,帶動一批工匠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王剛說,必須帶領大家共同研究技術,解決生產難題。
        2010年,沈飛公司成立了以王剛名字命名的班組——“王剛班”。他將自己掌握的“獨門絕技”和學到的先進加工方法傳授給30余名班組成員,并花費數千元買來工友急需的技術書籍供大家學習。
        2011年10月,王剛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掛牌,成為集團首家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在科研生產中,工作室解決了大量的技術難題和生產瓶頸。由王剛創(chuàng)造的《薄壁結構件開口端頭內型面銑削加工方法》改變了端頭處立銑刀的加工軌跡,使加工方法更為科學安全,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由工作室成員共同完成的《航空薄壁零件銑削加工技術》,攻克了航空薄壁零件生產中銑削加工的技術難題,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獨到的加工技術。由工作室成員共同完成的《飛機復雜結構件平面輪廓數控加工距線計算法》有效解決了數控自動編程中刀具端面中心軌跡求解問題,提高數控編程效率200%,提高加工效率180%……工作室成立以來,實現技術革新、生產攻堅、工藝改進等500余項,提出合理化建議300余條,自制工裝、輔助夾具、工具280余件(套),累計減少產品加工工時2.4萬余小時,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近2億元。
        如今,工作室成員共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等市級以上榮譽40余項,培養(yǎng)各級人才150人,32人成長為專家型技能人才。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emianfei8.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观看视频,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免费AV,亚洲精品无码九九九九,日韩一级A一区无码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