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金川產業鏈中的工業共生(一)】金川鎳鹽:一頭連著粗制原料,一頭對接前驅體
2023年11月01日 14:54 1304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鎳資訊 作者: 姚宏華
前言:從礦山開采到終端鎳、銅、鈷和稀貴金屬問世,從原字號金屬到材字號金屬,金川集團產業鏈條的衍化,可謂“九九八十一難”。
金屬產品的提取,其實就是不斷提純的“煎熬”。每個工藝環節,大都會加入化學物質以產出目標產品。加入化學物質的同時,往往又會產生新的伴生物。
如何看待伴生物?伴生物究竟是廢棄物還是新原料?金川集團各個流程圍繞伴生物發生怎樣的產業耦合嵌套關系?帶著一連串的問號,金川集團新聞中心一行人分頭行動,深入一線挖掘采訪,試圖為讀者帶來“能看得懂”的金川產業體系故事。
第一站——金川集團鎳鹽有限公司。
2023年5月29日上午10時,一輛來自蘭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滿載著粗硫制酸鎳溶液的罐車平穩停在金川集團鎳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鎳鹽公司)硫酸鎳二分廠門口。這一車的粗硫制酸鎳溶液是蘭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產品,但對于鎳鹽公司來說,是其必備“食材”。倒車、接管、電話聯絡……工人師傅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不到半個小時,罐車內的粗硫制酸鎳溶液通過卸液管道泵輸送至大型儲液罐。
鎳鹽公司原料分廠副廠長韓俊文介紹,粗硫制酸鎳溶液有序輸入至該公司生產系統,兩天時間即可產出主打產品硫酸鎳,后續還會產出氯化鎳、氧化亞鎳等產品。
從化學原理來看,利用粗制硫酸鎳溶液生產精制硫酸鎳產品不難理解:以有機物為萃取劑,對粗制硫酸鎳溶液進行萃取除雜,產出合格硫酸鎳溶液,再經蒸發、結晶、干燥、篩分、包裝等工序,最后得到終端精制硫酸鎳成品。
道理很簡單,難就難在外來粗制硫酸鎳溶液的化學成分不同且不穩定。目前,除蘭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外,鎳鹽公司供料廠家還有金川集團直屬單位鎳冶廠加壓浸出系統、金川集團銅業公司銅鹽分廠等。
讓來自不同板塊的粗制硫酸鎳溶液在同一生產線上實現大工業化條件下的“殊途同歸”,并非易事。幾代金川人持續接力、左右協調,開發出包含多道工序的工藝流程,可從鈷、銅、貴金屬冶煉過程的副產品——粗制硫酸鎳溶液中提取品質優良的鎳鹽產品,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建構相對穩定的上下游產業鏈,持續運營多年。
當下的鎳鹽公司,已成為金川集團旗下以生產硫酸鎳、氧化亞鎳、氯化鎳、碳酸鎳為主的專業公司,擁有多種處理粗制硫酸鎳溶液的技術方案,具備年產10.5萬噸硫酸鎳、1萬噸氯化鎳、1000噸碳酸鎳、1500噸氧化亞鎳的綜合能力,整體競爭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得到電鍍電池行業客戶的廣泛認可。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備受關注,帶動動力電池產業迅速發展,新能源材料需求大幅增加。為搶抓新能源機遇,鎳鹽公司結合甘肅省、金川集團“十四五”規劃,新建一條10萬噸/年動力電池用硫酸鎳溶液提升生產線,達到年產20萬噸硫酸鎳的能力。
上述新增10萬噸產能,主要用于保障金川集團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據悉,該公司依靠鎳鹽公司等產品主打三元前驅體產業發展。
金川集團戰略規劃部相關文件材料指出,作為金川集團鎳冶煉廠加壓浸出擴能改造項目和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10萬噸/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項目的配套工程,10萬噸/年動力電池用硫酸鎳溶液提升生產線的投產,使得上述企業之間成功地構建上游、中游、下游共生鏈條,由此,金川集團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得以豐富和拓展。
處于樞紐位置的鎳鹽公司,根據市場形勢靈活調整產品走向:當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下游企業硫酸鎳需求收緊時,部分精制硫酸鎳溶液返回金川集團鎳冶煉廠用于生產電解鎳,部分供給金川集團旗下粉體材料公司生產球形氫氧化鎳;硫酸鎳生產過程的副產品——粗制硫酸鈷溶液又回到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凈化提純產出電極鈷產品……在循環往復中,鎳、鈷資源在金川集團的各個廠區找到“歸宿”。
這一套“組合拳”,重新上演金川集團史上的“吃干榨盡”。鎳鹽公司總工程師孟茂勇認為,這有利于產業鏈的延伸與供應鏈的優化。
對于金川集團來說,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資源綜合利用是永久的課題,其核心要義是“吃干榨盡”。專業人士表示,隨著資源的日益稀缺、技術壁壘的不斷打通,金川集團內部各個生產單元之間的共生關系有望更加緊密、完善,金川集團內外物料來往將更加頻繁、多元。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emianfei8.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